时间:2021/6/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题图:全景视觉

昨天晚上,有新闻称: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。

新闻一出,双黄连口服液一夜爆红。不仅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,更是引发抢购,甚至出现了「夜排买双黄连」的长队。

更夸张的是,有网友表示双黄连口服液的「兽用」版,以及与其「沾了一点边」的双黄莲蓉月饼也被扫货……

如何看待上药所、武汉病毒所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?有哪些科学原理吗?

针对这件事,知乎君也看了很多知友的回答,最后总结了这四句话送给大家:

太长不看版

1.双黄连抗病毒的确有科学依据,但没有证据证明比传统西药抗病毒药物强,甚至不一定比大蒜强。

2.双黄连的作用是「抑制」不是「预防」。但你要是身体里没有病毒,就没有东西可以被「抑制」。

3.双黄连过去有大量的不良反应证据。

4.最好的预防办法,就是踏实在家,省钱又安全。

知乎机构号:丁香医生(22,+赞同,医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)

1

「抑制」不是「预防」

什么叫「抑制」?

「抑制」是: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,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。

你要是身体里没有病毒,就没有东西可以被「抑制」;

如果身体里有病毒可以被「抑制」,那就证明:你已经被感染了。

都感染了,你还「预防」什么?

总不能去「抑制」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吧……

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创意

2

所谓的「可抑制病毒」,缺乏临床研究数据

想要证明一种药物真实有效,至少要这几步:

第一步,动物实验

第二步,一期临床试验

第三步,二期临床试验

第四步,三期临床试验

一般来说,完成前两步,才能证明「安全」;完成后两步,才能证明「有效」。

在今天新闻的最后,有这样一句话:

「目前,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、华中医院开展临床研究。」

丁香医生敲黑板了,请问现在是「第几步」?

答案是:才刚刚开始做临床试验。

目前,没有足够的公开数据能证明它在人体中「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」。

3

双黄连过去有大量的不良反应证据

有人说:不管那么多,吃了总比不吃好,万一有用呢?

但你有没有想过:万一有害呢?

~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,双黄连合剂(口服液、颗粒、胶囊、片)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不良反应中名列前茅,发挥稳定!

图片来源: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(年)

图片来源: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(年)

黄连口服液的药品说明书记载:「不良反应」主要是皮肤瘙痒、皮疹等过敏反应,或者是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轻微胃肠道反应。

图片来源:双黄连说明书截图

从目前的疫情趋势来看,想靠吃双黄连预防病毒……是连吃一个月?做好准备一个月瘙痒难耐、上吐下泻了吗?

回头看看双黄连的广告词:

「您勤洗手,您多通风,人多别去凑热闹。家中常备双黄连,流感季节别感冒」。

我们觉得凡事都有两面性,要一分为二地看待,去掉这句话中的其中七个字,也是有可取之处的。

知乎机构号:ViaX盐趣科研教育(1,+赞同)

双黄连抗病毒的确有科学依据,但是科学依据也是分等级的。

目前证明双黄连有效抗病毒的证据等级都非常低,基本集中在最低一级(AnimalandLaboratoryStudis,体内外实验等级)。

我就好好来捋一捋,看看双黄连的科学依据(循证医学)是什么。大部分论文来自于中文期刊,数据默认为真。(知网也太特么难用了)

在2年的论文中,出现了双黄连是广谱抗病毒的结论。

其中涉及的是证据等级最低的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。

针对多种病毒的体外实验,双黄连强无敌。但小鼠病毒性肺炎的改善指标只有一个,而且也不怎么样。更逗的是,这个利益关系也太明显了。

明写着哈药是我爹,本来就是最低级的证据等级再打个一折。

在SARS爆发后,6年一篇博士论文用类SARS病毒做了一篇双黄连抗病毒的研究。

这个研究就更进一步。

证明了双黄连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对鼠冠状病毒有效。还给出了IC50,TC50和治疗指数,为20.07。值得注意的是双黄连的IC50远大于大蒜新素和鱼腥草。治疗指数还高于双黄连,大概意思是,吃大蒜和鱼腥草也能治疗新冠?

在及其有限的英文论文中,关于双黄连的论文发的最好的论文是大水刊SR,还和抗病毒无关。

在和流感病毒H5N1有关的论文中,也是最低证据等级的体外和动物实验,双黄连也被证实有抗病毒作用。

但有意思的数据出来了。一个药是否给力,当然要找个bnchmark来比一下。论文作者对于这一点显然就靠谱一些,纳入了著名的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。

可以看到奥司他韦非常好的抑制了流感病毒。而双黄连虽然有效,但在极高剂量时也就没奥司他韦的一半疗效,还没有剂量相关(dos-dpndnt)效应。

这些低证据等级的数据的确证明了双黄连有效,可实验设计非常简陋,而且没有化药强。根据网络上透露出来的29号到30号这一天紧急攻关产生的数据,双黄连对于-nCoV也是体外实验,证据等级极低。

网传本次-nCoV的双黄连实验数据

医院做了证据等级较高的关于非典期间中西药结合与西药疗效对比RCT的系统性分析2(比体外和动物实验高5个证据等级),其中的结论是:

(我们)纳入了12个RCT和1个quasi-RCT研究,例SARS病例,我们没有发现中西药结合比西药有更低的死亡率,但部分中药可能有辅助作用。

远谈不上中药可以治疗非典,双黄连也算其中之一。

为什么只有中西药结合和西药的数据呢?估计是因为没人敢只用中药治疗非典。

距离非典爆发已经17年了,如果双黄连有用,世界上应该有不止一个屠呦呦。

退一万步,假设双黄连体外和实验室数据在人体有同样的效果。在0.%时拥有90%+的抑制率(n=1)。我们看一下年一篇关于双黄连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PK-PD研究。

对于双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份FTA,最高血药浓度为35ng/ml,而给药给的是1.5mg/ml,比例差几个数量级。

按照这个利用率,达到血药0.%的双黄连,需要口服的量,估计能喝死人。

口服肯定是不行了,注射的话大家看着办,不一定比直接注射大蒜提取液强。

可以对比一下NEJM今天rmdsivir(瑞德西韦),之前其抗病毒效果各种RCT,发包括lanct在内各种顶刊高证据等级的论文。

中药抗病毒似乎不怎么喜欢发论文,也许中医人一直紧跟国家号召,将临床治疗放在科学发表之前吧,和某些发文章的院士比起来,实在是高(狗头保命)。

总的来说就是双黄连的确有抗病毒作用,但没有证据证明比传统西药抗病毒药物强,甚至不一定比大蒜强。而且现有证据的等级非常低,对于是否将双黄连用于临床或者是否应该推广,这一开始就不是个科学问题。

不过如果换个方式来说的话,大概就是

科学的事情,我们不想说得太过。

参考:

1.TangY,WangZ,HuoC,GuoX,YangG,WangM,TianH,HuYandDongH.AntiviralffctsofShuanghuanglianinjctionpowdragainstinflunzaAvirusH5N1invitroandinvivo.MicrobialPathognsis.;:-.

2.LiuX,ZhangM,HLandLiY.Chinshrbs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yuxishizx.com/yxshj/9414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